banner

位置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公司新聞
我不是農民工的救世主

無奈:我只是個普通打工妹

更讓胡小燕不能接受的是,很多農民工發短信過來罵她。“有一次我手機充電時我老公看了我一條短信,是別人發信息過來罵我的,罵得很臟。他實在是看不過眼,叫我以后不要再用這個號碼了。我勸了他好久,他才平靜下來。”從此,胡小燕也不敢讓老公碰這個“手機炸彈”。

她坦承,外界的不解和漫罵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讓她經常夜不能寐,有時候她忍不住一個人在屋子里大哭一場。當壓力大的時候,她寧愿一個人扛著,也不愿“連累無辜”,因為這些壓力誰也替她分擔不了。但大哭一場之后,她還得強裝笑顏,微笑著面對工友。

胡小燕表示,她是家中的長女,家中只有三姐妹,在四川鄉下,家中沒有男丁是受人歧視的,這也讓她從小養成了倔強的性格,從不服輸。即便在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艱難日子她都挺過來了,所以現在她更不會放棄,于是她想著法子為自己化解壓力。“換位思考,那些農民工都是在電話打不通才發短信過來罵的,換了我也會生氣的。農民工們打電話向我傾訴說明他們相信我,他們罵我說明我的工作還沒有做好,所以我要爭取做得更好。”

現在困擾胡小燕最大的問題是,很多農民工無論大事小事都來找她,儼然把她看成“救命稻草”,希望所有問題都能通過她得到解決,但很多問題卻是她根本解決不了的。胡小燕告訴記者,農民工向她傾訴的過程中,最多的是欠薪問題,約占了30%;其次是工廠不簽勞動合同,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此外就是剛到廣東的農民工,托她找工作。“人大代表只能把情況反映給其他部門,我們代表不能直接解決問題,只能引導他們找相關部門解決,或者幫他們把問題反饋到職能部門。”在多數時候,農民工反映的問題她解決不了,為此,她經常深感自責。這也是她在履行人大代表職能中最大的角色尷尬。

“我不是農民工的救世主,我只是個普通的打工妹”,末了,胡小燕嘆了口氣。其中的酸楚和無奈,也許只有她自己能體會到。

告白:不會脫離農民工本色

本月21日,胡小燕即將履職滿8個月。她表示,這大半年是她倍感艱難也成長最快的半年。“我要感謝那些向她求助的農民工,給了我學習的動力。” 在佛山、深圳以及四川老家,胡小燕還發動老鄉、同事和朋友,幫她了解農民工的心聲和建議。

然而,隨著胡小燕人大代表職務的“官方化”,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也從最初的歡呼雀躍中冷靜下來,他們擔心,當上了人大代表的胡小燕,還是農民工嗎?還能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說話嗎?

對于這一點,胡小燕本人感受最深切。在她收到的短信和農民工在她博客的留言里,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你現在每個月有4000多元錢工資,你還是一個農民工嗎?其實,這也是很多學者關心的問題,很多學者在胡小燕當選人大代表后就指出,農民工人大代表的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在人大代表這個“去基層化”的職務中,胡小燕似乎偏離農民工這個角色越來越遠,她還能保持農民工的本色多久?

對此,胡小燕的回應很干脆:自己不會脫離農民工的本色。“我至今還和老公擠在工廠提供的集體宿舍中,每個月還照樣要交140元的房租,還是車間的一線工人。與一般的農民工相比,只不過我的運氣比較好而已。”這位開朗的川妹子笑著表示:“大家的擔憂我非常理解,我也是從一名基層工人一步步走過來的,我當初也是因為家里窮才卷起行囊進城打工的。我不會成為政治明星,即便將來當上廠長經理,我也還是一個農民工。”

“實行人大代表專職化,讓人大代表專門聽取農民工反映的問題,幫他們解決問題,你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嗎?”記者詢問。胡小燕卻表示,一旦代表專職化,整天坐辦公室,脫離了農民工群體,人大代表也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人大代表專職化,那還是人大代表嗎?”

省人大常委會:她沒必要自責

“我們也關注到了這方面的情況。”對胡小燕公布手機號碼后飽受困擾的事,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選舉聯絡人事任免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如何為人大代表創造更好的履職環境、如何健全和創新農民工權益訴求渠道,這也是省人大正在不斷努力的地方。”

“胡小燕作為農民工人大代表,當選后社會對她的關注更多,她也承載著更多農民工的期望,她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但我國人大代表不是實行精英制,她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不可能解決所有農民工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講,胡小燕不能幫一些農民工解決難題,她也沒有必要自責和內疚。人大代表不是社會活動家,他們應該著眼于發現問題、感應問題,監督解決問題。”該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廣東有3000多萬農民工,作為擁有農民工最多的省份,廣東目前已經有6名農民工當選省人大代表。農民工們的利益訴求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體現出來,有了胡小燕這樣一個群體的代言人,在政治上給了他們一個平臺,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胡小燕的當選,能更好地反映廣東農民工的心聲。

10年,胡小燕的人大代表之路

1974年出生的胡小燕和廣東的很多外來工一樣,在外出打工以前,她在四川武勝縣中心鎮大中壩村種田。1998年,在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僅兩歲時,24歲的她跟著老鄉來到廣東闖天下。直到1999年,她才在佛山一家電子廠的開水房,當鍋爐工,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在鍋爐房蒸得滿頭大汗,每個月卻只有五六百元。

此后,她在老鄉的介紹下到了一家陶瓷廠當窯土工,并在業余時間自學陶瓷印花、淋釉技術。4年間,胡小燕先后跳槽了5家工廠。2002年應聘進入三水新明珠建陶工業有限公司工作。她從成品車間分級員到質檢員,再通過競爭上崗擔任總檢,之后又被提拔為車間副主任。其間,由于踏實苦干,表現出色,她被佛山市評為“十佳外來工”。

2007年11月,按照中央有關“在農民工集中的城市要有農民工的人大代表”通知要求,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在分配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時,將省直機關的名額分了一個給省總工會,要求按照1∶2的比例,推薦兩個農民工代表候選人。通過重重遴選、考察,胡小燕成為最終的候選人。

2008年1月21日,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經過無記名投票,胡小燕以740張贊成票高票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她也因此成為全國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參加廣東代表團的審議。胡小燕因為大膽提出了多個保障農民工權益的建議,受到溫總理的贊賞。此后,因為“農民工人大代表”的特殊身份,胡小燕也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她也被不少媒體稱為“承載著中國2億農民工期望的農民工的代言人”。

[共2頁] [1] [2]
上一頁 下一頁
作者: 來源: 廣州日報 時間: 2008-09-11

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凡本網的所有原創作品,包括標有“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中國勞動關系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勞動關系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您因版權等問題需與本網聯絡,請在15日內聯系[email protected].